高新企業稅務風險
高新企業如何避免補稅風險?從廣東233家資質撤銷案看研發費用合規管理 簡介 最近,很多朋友被一條標題為「廣東省取消233家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並追繳稅款」的文章所震撼,這些企業被追繳稅款年度最早甚至在2016年。 眾所周知,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率,比一般企業的25%稅率優惠了10%。如果要追繳以前年度稅款,除補繳稅款外,還應計算每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如從2016年起算至2024年,八年滯納金合計為128%,按按補稅款200萬元計算,單單滯納金就達256萬元!當然,根據稅務稽查和自查補稅的一般原則,查稅期至少為三年,最終補稅金額算出來,將會驚掉很多人的下巴! 實務中,很多企業經營者聽信來自於網絡或專家建議,以所謂「節稅」為目的,編造材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並獲得優惠稅率,但對於政策規定的細節以及企業實際狀況是否符合政策規定並不了解,或者說並不在意。但其忽略的一個重點是,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由科技部門頒發證書,但稅收優惠的查核則是由稅務機關主導,兩部門要求不一實屬正常,且稅務機關對於高新技術企業及研發費等的查核更為嚴謹也在情理之中。 實際上,研發費或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這一點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 號)、稅務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執行指引(2.0版)》(2013年7月)等規定就不難看出,只是很多企業因未充分了解政策內容,並忽視了稅務機關的查稅力度和決心,從而造成被要求追繳稅款的尷尬局面。 結合貝斯哲協助客戶被查稅的案例,我們談一下企業常忽視的幾個問題: 企業申請高新資質的雷區 研發活動被否 2023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及科技局公布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項目鑒定案例」,其中「微信社群粉絲經營平臺」的項目被否,結出的專家意見如下: (一)項目目標沒有體現創新性 該項目是企業微信平臺的簡單應用開發,目標是實現會話監測、引入AI客服,減輕運營壓力、提升響應水平、保障運營安全等。這些目標與當前市場上多類型的在線客戶社群管理相似,缺乏明確的創新性。 (二)擬突破的核心技術屬於現有成熟技術 該項目前端技術采用微信小程序技術框架,後臺技術涉ACS雲技術、數據加密、數據傳輸等現有技術,同時基於Redis和Kafka實現快速的消息訂閱與分發,上述技術是較為成熟軟件技術框架和PAAS服務,可用性和易用性已經得到充分論證,在實踐中基本不存在技術風險。該項目主要是運用現有成熟技術對業務流程的改變,不能體現技術創新性。 (三)研發結果沒有體現不確定性 該項目作為企業微信應用開發,屬於運用現有信息技術進行的常規軟件相關活動,活動的結果事先具有確定性。同時研發結果的性能指標主要由其依賴的ACS節點數量、Redis框架和Kafka框架決定,而項目自身的主要工作內容對最終性能影響不大,並未體現研發結果不具確定性的特點。」 從上述意見我們可以看出,研發活動重點在於「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只是現有技術的羅列,即使是小程序開發也會被否。此外,對於「研發過程體現不確定性」也是認定的重要因素。假設研發活動都被否認,則所有的研發費也就失去了意義! 研發材料缺失 前段时间,我们针对某客户进行“税务体验”,惊奇的发现,该公司具备科技属性,不乏多项发明专利和上百个实用新型专利,但研发费的资料只有“项目立项书”,且立项书内容仅两三页,并未体现研发难度、研发思路、研发不确定性等重要“研发活动标志”,除此以外,非无其他资料,那么该公司如何在面对税务稽查时来证明开展了实际符合政策的研发活动呢? 我们以一个内控较为健全的企业为例,对于研发活动,应从最开始的市场和技术调研出发,分析研发项目可行性、成本、资源耗用、周期以及对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并在立项书中体现研发思路,确定项目的量化目标,毕竟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不设定目标,则不符合正常逻辑。对于研发过程,应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实验记录、阶段性报告、费用审批、材料领用、研发人员汇报、小试生产安排、实验结果比对等资料。研发结束后,还应有专利转化分析报告、商品化后追踪流程等。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资料的收集前提是,企业具备良好的“研发管理制度”或“企业内控制度”,当然,具备研发管理制度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要求的。 研發費缺少數據來源 這裏所說的數據來源,主要針對研發人工支出和設備折舊支出,根據稅務政策要求,研發的人工支出和設備折舊支出需要按研發項目進行合理分攤,這裏的合理分攤需要以「人工工時統計表」、「設備工時統計表」的方式進行體現。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分攤上述費用時,僅憑財務個人經驗,換句話說,要麽平均分,要麽拍腦袋分,無法「準確分攤費用」時,該項費用就會被否。 其中,對於「人工工時統計表」,其數據來源也會被關註,是財務人員或人事編寫的表,還是來自於每個研發人員自行填報的「研發項目用時表」,這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然,工時統計也需要與員工的打卡記錄相比對,在打卡記錄上明明該員工請假,但在工時表上依舊進行了統計,那麽數據真實性就會被懷疑。 稅務現場約談 一般來講,稅務自查的情形下,稅務人員很少到企業經營場所針對某位員工進行訪談,但稽查局的做法卻可以直接約談相關人員。假設某企業將生產人員編造為研發人員,不難想象,生產人員因為對於研發項目的一無所知或者漏洞百出,都會在「現場約談」這個環節露出馬腳。 貝斯哲在協助客戶進行研發項目合規輔導中發現,最為可惜的一種情形,是企業明明從事著真實且符合要求的研發活動,但因為財務核算、數據材料準備不足原因卻被稅務機關查核並要求補稅,真是說不出的冤枉。但從客觀角度來說,稅務機關的查核也是有理有據,並不存在失當行為。 「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在面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研發費加計扣除等研發項目的合規問題上,貝斯哲法律財稅事業群可以輔導企業從立項、研發到結案分階段進行,將工作做足做細,才不至於被查核時無所應對而被要求補稅 企業申請高新資質的合規操作注意 一、立項階段 結合企業銷售情況,協助確認研發費總體規模及研發項目數量; 根據項目數量,協助製定研發項目方向,輔導研發人員完成項目立項所需資料; 確認研發用設備及材料範圍; 確認研發組成人員、項目組長及工時填報方式。 確認研發工作記錄文件格式及文件流轉方式,包括實驗記錄、領料單、研發工作記錄、研發問題反饋單及追蹤表、研發階段性報告、小試生產申請表及生產記錄、樣品檢驗記錄等。 二、研發階段 確認研發工作記錄文件格式及文件流轉方式,包括實驗記錄、領料單、研發工作記錄、研發問題反饋單及追蹤表、研發階段性報告、小試生產申請表及生產記錄、樣品檢驗記錄等; 研發辦公室、實驗室等研發場所的安排; 研發設備管理方法及安排、研發設備工時統計表及流轉; 研發設備折舊分攤方法; 研發試生產流程; 研發廢料處理流程; 研發管理製度的編製(從立項到歸檔及專利申請、後續改進) 三、結案階段 研發項目結案報告 研發專利申請流程 研發項目追蹤流程 大陸法律財稅相關問題?歡迎免費咨詢!工作時間2小時內回答!